最新动态

万物有灵: 艺术与科技共生展

23.05.2023
HKDI
推介

「Hylozoism」(中译:「万物有灵论」)一词并非展览海报上的常客,不难想像它能引起路人探个究竟的兴趣。

「万物有灵:艺术与科技共生展」以媒体艺术呈现人类与科技共同创造的新生态。联合策展人邝佳玲表示, 万物各有独特灵气的概念引发我们以新角度看待事物。邝氏在展览开幕的大师班讲座上
分享了近年多件作品如何启发她在科技中深入探讨「新种自然」,以及它如何透过艺术与人类生活交织。


林欣杰除了是联合策展人,也是展览的委约艺术家。他以园圃作品《天屏地园》表达艺术与科技共生的微妙关係。《天屏地园》模彷常见于室内垂直农法的LED光谱植物种植法。电脑通过机器学习,分析24小时新闻直播的动态和颜色光谱,将数据传送至《天屏地园》的高空电视萤幕中,让此「天空」萤幕在提供资讯时,也为园内植物供应生长所需的光线。


人工虚拟现实与真实交互影响,生命被虚实双向刺激,并与之反馈,造成循环共生状态。《天屏地园》并于在社交媒体上直播,让观众实时见证植物成长,思考科技与自然在共生关係中的可能性。


展览邀请了五个媒体艺术创作单位,以装置讨论与自然相关的课题。然而这里说的并不是公众所熟知的大地之母,而是在科技介入下的新种自然。其中,《灵基因》便让观赏者想像人工智能如何演译存在和本质的相互作用。


鲍氏在开幕讲座中分享道:「装置对香港巿花紫荆花进行了深入研究,追溯第一株洋紫荆在香港出现的故事。」她把紫荆花的DNA 的讯息转换成声音,希望拉近观众与紫荆花基因研究之间的距离。


新种自然中的物质,可以是林欣杰和鲍蔼伦作品中所探讨的实体植物,也可以是无法触碰,从我们随身带备的流动装置所发出的电磁波。《感应流2022‧ 不可视‧ 不可听》是数据视效化装置,作
品透过天綫收集环境中的电磁波,并通过程式将数据转化成视觉与声音,于高清萤幕和扬声器中播放,让观众能实时体验人类无法感知的电磁波。


观众也可透过控制器改变波长频率,体验同时存在的各种电磁波以及不断变化的视觉与声音。作品体现出积极参与于智能手机通讯中,但又经常不被注意、不被看见的电磁波,了解带进场内的各种通讯设备如何影响作品所收集的数据。


人类可以与机器共同创造吗?且看《人工植物学》如何回答。


在发明摄影术之前,植物学插图是记录不同植物样貌的唯一方法,并让物理学家、药剂师及植物学专家用于识别、分析和分类的工作。《人工植物学》从公共领域的库存档案中,收集不同流派的重
量级艺术家所绘画的植物插图,通过训练机器学习系统GAN(生成对抗网路),创造出跟原本图像极为相似的新人工图像。机器藉着诠释所学到的数据,建立了一套全新系统,重新定义颜色、形状、细节和纹理之间的关係,期望有助创立新物种、类别和形态的可能性。


《树丛》是创作人的建筑愿景,旨在相聚空间中呈现包容、开放的视野,回应了人类与科技互相依存的问题,并在不断扩充和转型的世界中探索生活的可能性。


作品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菲力浦‧ 毕斯雷领导,与生活建筑系统团队(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)以及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协作,曾参展2021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。


Oth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