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動態

邁向循環經濟 專訪Pieter van Os及 Daan van Eijk教授

28.12.2023
HKDI
推介

香港習慣浪費,能否減量、重用、修理、回收甚至復原資源,實現循環經濟?

「設計智識周2023」於6月舉行,本刊專訪了兩位來自荷蘭的循環設計重要人物,了解香港如何加以應用。

針對留存與流動產品
SIGNED: 循環設計工具怎樣因應環境發揮作用?
Pieter van Os: 有些工具放諸四海皆通,但最終須視乎產品是為留存還是流動而設計,再針對使用時間和價值回應設計挑戰。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會有10間公司的代表參與。他們會利用部份工具即時回應問題,然後集思廣益,重新設計產品或業務模式,制訂實效的解決方法。這不單是工具的應用, 而是整個設計概念的重組、整合和實施以回應社會的挑戰。

透過課程培育循環思維
SIGNED: 經驗較淺的學生能否從工作坊受惠?
Pieter van Os: 工作坊能填補現職設計師欠缺的循環設計訓練,如能讓未來的設計師和商界人士及早學習,效果自然事半功倍。因此,我們已向多間荷蘭大學提供循環設計法的內容,方便融入課程,鼓勵學生日後推動改變。

浪費習慣不是藉口
SIGNED: 如何鼓勵連回收也做不好的香港投入循環經濟?
Pieter van Os: 香港可善用人口集中,方便物流的優勢,運用政策或從商業方向延長產品的使用期、把資源重新分配,又或升級再造舊物令其重獲新生,超越回收的規限。例如優先處理碳足跡龐的廚餘和紡織品。只要各行各業把目光放遠,明白棄置資源的傷害遠遠大於其金錢上的代價,便有望對症下藥。

跨界對話推動改變
SIGNED: 今早的工作坊上,參加者有討論類似課題嗎?
Pieter van Os: 有不少充滿熱誠的設計師出席,他們都意識到日常的工作簡介中,少有客戶要求在設計上考慮地球的需要,所以非常認真學習如何重新設計產品,融入循環原理,務求既可創造業務,又能更有效運用物料和能源,保持長遠競爭力之餘也減少碳足跡。我很佩服「設計智識周」在疫情後就能立即繼續舉行。本年復辦提供一個難得的平台讓同業能聚首交流,出席者來自奢侈品、高端娛樂、款待業等行業,而且積極地回應影響全球的挑戰,互相啟發如何在保持優質生活與不傷害地球之間取得平衡。我相信眾志成城能創造出極大價值。

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
SIGNED: 如何區分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?
Daan van Eijk: 循環經濟關乎資源的應用周期,而可持續發展則聚焦於人類、地球和經濟的相互關係。雖然「循環設計」運動始於10年前,但其實踐已有50多年的歷史。我們唸書時便已認識維修、重用、再生產和回收的概念,整合為循環設計模型有助加深人們的記憶和了解箇中原理和目標,即致力保持物件、廢物處理系統以至食物鏈機制的價值,盡量提供物件的不同形態和應用範圍,以延長物料的可用年期。

荷蘭的成功經驗
SIGNED: 循環經濟在荷蘭有什麼研究和實踐成果?
Dan van Eijk: 荷蘭早於1980年代中便開始探討循環設計,透過舉行專家會議和分析行業進行全盤考慮,藉著提升耐用度、美觀性和維修的可能性,令每一件產品得到長時間使用、重置和重用,務求避免生產即棄、一次性產品和減少廢物堆填。不少早期參與的公司已證明做法能製造長遠利益。一家傢俱公司有五成物料為重用,其理念廣獲認同,即使人們在後疫情時代多了在家工作,品牌效應仍能持續推動產品需求。荷蘭有很多類似的成功經驗。

循環經濟在中國的發展
SIGNED: 循環設計模型是否早已在中國應用?
Daan van Eijk: 西方消費主義製造了大量浪費,中國以此為鑑,所以政府和業界都支持推行與循環設計原理相近的目標,電動車便是一例。由於中國擁有龐大電池產能,很多新的廠商都能製造價廉物美的電動車。除能支持滅貧使命,也有助中國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。

香港踏上循環經濟之路
SIGNED: 但香港本身沒有製造業基地,怎樣可以令循環經濟變成現實?
Daan van Eijk: 雖然香港沒有生產基地,但很多香港商人不光與各地廠商有生意往來,更持有各式業務和廠房,所以有能力促進整個供應鏈系統性的改變。香港社會也從根本上實行如何在建造業善
用物料,減少浪費,例如重用已建成部份,又或延長建築物壽命等,由淺入深,逐步實現循環經濟。

促進全面改變
SIGNED: 如何持續推動循環經濟?
Daan van Eijk: 「設計智識周」等活動有效促進國際交流。從事廣告、產品設計、時裝以至建築的持份者,可以在較高層次研究循環設計模式,從而構建實質的商業意念,再於經濟活動中加以應用。要全面改變必須要有基本的認識,有興趣了解循環設計的人士,可以參考"Products that Flow" 和 "Products that Last" 等刊物的個案資料和灼見,定必獲益良多。

儘管循環經濟的終點仍然遙遠,但只要踏出第一步,重新思考如何善用珍貴的資源,我們都可以為可持續未來作出重要貢獻。


Others